汉语的弱点
碳基生物没有完美的语言,但在当下这个时机,我的诸多角色让我忽然想谈一谈汉语的弱点。在我看来,在这个文明与科技的社会中,中文最大的弱点就是感性有余,理性不足。
作为一名西南官话母语人士,我自认对汉语的掌握还不错。抛开一切外在的情感不谈,中文给我的感觉是优美而别具一格的。不论是诗歌还是散文,其佼佼者都有一股强烈的张力,能将读者的魂灵引领至另一个时空。我认为这股张力的主要来源,则是中文独特的「通感」,也就是通过音近与形似,赋予读者从原文联想到他物的能力。
汉语是活语言中的异类,有诸多独特之处。在这些特性中,造就「通感」的首先是大量的同音字和音近字。由于汉语音节总数并不多,每个汉字只有一个音节,而几乎每个汉字都能成为语素(表达含义的最小单位),于是一个音节往往可以被解释为多种含义。相信每一位中文使用者都深有体会,错听在口语交谈里十分常见。这种音近极大地增强了中文在艺术上的活力。从古人「莲子清如许」中的谐音「怜子」,到当代网络上各种空耳、谐音梗,音韵上的通感为中文引入了无尽的生机与情趣。
另一个容易被忽略的特性,则来自汉字的造字方式。汉字的象形特性虽已不多,但偏旁部首提供了更隐晦也更强大的通感能力。例如「晴」字,便是「青」色的天空上挂着「日」。虽然除非专门拆字分析,这种关联并不明显,但心理暗示的力量是强大的。观看一个汉字时,它的形近字与构成部件会自动地映射至潜意识中,并引发遐想。就如「梦魇」一词,固有地带着「魔」与「鬼」的邪气;而一看见「氤氲」,雾「气」弥漫的场景就在脑海中铺开了。
此外,汉语还有大量的多音字、多义字,往往在一句话里,看得见的语素与看不见的构成了一张错综复杂的网。在英语里,张力还得靠有灵动词的拟人或者鲜有人认识的生僻词汇,可是在汉语里,用三千基本字偶然排成的组合可能就已足够旖丽。
在我的认知里,这种通感是汉语生命的支柱之一。它为每一个音节、每一个方块字注入了额外的熵,使这门古老的语言常青,即使在言论管制空前的二十一世纪,汉语也能在夹缝中成为嬉笑怒骂的利器。遗憾的是,这一通感同时也是汉语在现代社会中致命的弱点。
现代社会推崇理性,现代文明的大厦也确实扎根于逻辑之上。理性与逻辑本身并不存在于现实世界,而是根据抽象的规则演算而来。可是人脑并非天然地支持数学符号的计算,必须借助自然语言。而汉语由于其分析语的语法(可以追溯至经典的「我知之濠上」,暂且按下不表)和前述的「通感」,其使用者在逻辑的表达上难免遇到困难。
「通感」的一大劣势,就是文本很容易包含额外的情感或引发不必要的联想。逻辑思考是一项劳累的工作,需要暂时压制自己的情感,集中精力与动物性对抗。可是汉语本身,不论是语音还是文字,都会在不经意间包含意图之外的信息。你是否还记得,某次听正经的演讲,因为某个词的谐音而笑出声?或者看严肃的报告时,能从遣词造句中读出作者的小心思?
虽然这是自然语言的普遍问题,但中文的特性导致其问题尤为突出。在汉语的框架之内,临床腔的表达需要额外的训练与小心翼翼,一不小心就成了「春秋笔法」、阴阳怪气,或者过分华丽。在此我引用 Obergefell v. Hodges 案中主要意见书的一段:
No union is more profound than marriage, for it embodies the highest ideals of love, fidelity, devotion, sacrifice, and family. In forming a marital union, two people become something greater than once they were. As some of the petitioners in these cases demonstrate, marriage embodies a love that may endure even past death. … Their hope is not to be condemned to live in loneliness, excluded from one of civilization’s oldest institutions. They ask for equal dignity in the eyes of the law. The Constitution grants them that right.
在维基百科上,这段的中文翻译为:
没有任何结合比婚姻来得更深刻,因为它体现了最崇高的爱情、忠诚、奉献、牺牲,以及家庭。透过婚姻关系的缔结,两个人变得比原来的自己还要更坚强。正如本案中的一些上诉者所展现的,婚姻体现的爱甚至可以超越生死。……他们希望不要在寂寞中度日,被排除于文明社会最古老的制度之外。他们争取的是法律上的平等权利。宪法现在就要给他们这项权利。
两相对比,中文明显饱含更强烈的情感。几乎每一个中文词汇都比其对应的原文有更浓厚的象征意义。虽然翻译此段的可能并非专业译者,但这更能体现出普通人的困境:很难理性客观地用中文表达。更多也更显著的例子,可以参看 SCP 基金会的中文版,其中不少词条我都认为是翻译的灾难。
语言(尤其是母语)对人的思维塑造有关键的作用,于是汉语母语者培养逻辑能力也会更加困难。在以自然语言为载体的逻辑运算中,能指应当泾渭分明,且拥有清晰的所指。可是在中文里,概念之间的关系是混淆不清的。这赋予中文在文学创作方面的独特优势,可是在做抽象运算时却是一项诅咒。其影响之深远,甚至可以从民族的发展历史中窥见一斑:古希腊人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从语法学发展出了完善的传统逻辑,可同时代的周朝战国,在名家折腾完「白马非马」之后就没了下文,间接导致东西方文明走上了不同的轨迹。虽然历史的因素众多,但我相信语言的特性是其中隐秘但重要的一环。
回到现代社会,汉语依然在持续地影响中文社会的思维模式与人文氛围。感性主导了舆论,理性的普遍缺失已经成为一种灾难。尤其是在互联网上,主流意见饱含情绪,尽管经不起推敲,却能形成洪流裹挟民众;而人与人的交谈,充斥着「典」、「孝」、「麻」这类将汉语的灵性发挥得淋漓尽致的垃圾话,正经的讨论已然无处容身了。
那么汉语是现代社会的疴疾吗?我也并不认同。我并不反感中文,其实我一直庆幸有中文作为自己的母语,让我得以探索一片广袤深远的精神天地。更何况,诸多社会问题的罪魁祸首并不是汉语本身。汉语作为一门成熟的现代语言,当然是可以表达清晰的逻辑的(虽然比较困难),逻辑教育或无意或有意的缺失才是更严重的问题。像鲁迅宣扬的废除汉字,甚至更激进的废除汉语,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如果问我有什么意见和看法,我也只能从个人的角度提一提。首先是要学一学逻辑学,成本不高,却可以弄明白很多问题。其次是尽量多学一门不同思维方式的语言,例如英语,拓宽自己认知的边界。再就是一些宽泛又老套的建议了,比如多获取信息、兼听则明啦——再说下去的话,耳朵和舌头都要长茧了。